新闻中心 Case白得健康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专业知识 >

冬天赶紧学着怎么“补”~

日期:2019-07-31 / 人气:

        今日话题
        中医认为,冬季是阴气极盛、万物收藏之季。就人体而言,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。中医养生学家主张:冬季养生,避寒就温、歙阳护阴,以使阴阳相对平衡,身体健康。
        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、高血压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肺气肿、关节炎等疾病发作。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病人遇寒冷空气的刺激就会诱发急性发作。所以一年之中,寒冷的冬季才是死亡的最高峰,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        冬季养生几原则
        早睡晚起利于阳气潜藏
       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:”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,冒犯寒威。”早睡以养阳气,迟起以固阴精。因而,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,阴津蓄积;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“养藏”。在生活起居方面,建议早睡晚起,日出而作,保证充足的睡眠,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,有利于阳气潜藏、阴精蓄积。
冬时天地气闭,血气伏藏,人不可劳作汗出,发泄阳气。专家强调,一要早睡晚起,人们要适当早睡。同时,早晨也不易起得太早,尤其老年人时间允许的话,最好等太阳升起,阳气生发时再起床,以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二要注意衣着,太厚太薄都不好。衣着过少过薄、室温过低,易感冒又耗阳气;反之,衣着过多过厚,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,阳气不得潜藏,寒邪易于侵入。
        避免晨练起得太早
        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,睡觉过晚,老年人则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。许多人喜欢天不亮就起床出门晨练,这在冬季是不适宜的。早晨气温低,人体交感神经兴奋,引起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,血液循环阻碍增加,血压容易升高,心肌耗氧量也增加,老人晨练易引发心肌梗塞或脑溢血等意外情况。冬季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,“见太阳才运动”。太阳出来以后气温升高,空气质量也会变好,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九点半以后到下午四点之前进行最为适宜,以身体微热为度。
 
        饮食调养宜滋阴
        食补应以滋阴补肾为主,也要因地制宜: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,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,如牛、羊、狗肉等;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,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,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,如鸡、鸭、鱼类;地处高原山区,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,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、冰糖为宜。
 
        进补食材推荐
        1、产热量多的食物——羊肉、鹌鹑和海参
        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。所以,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,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鹿肉、虾、鸽、鹌鹑、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,产热量多,御寒效果最好。
 
        2、含碘丰富的食物——海带、紫菜
        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的物质,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,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,使基础代谢率增强,皮肤血液循环加快,抗冷御寒,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。含碘丰富的食物是:海带、紫菜、发菜、海蜇、菠菜、大白菜、玉米等。
 
        3、富含维生素A、C的食物——动物肝脏、胡萝卜
        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,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,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。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、胡萝卜、深绿色蔬菜等,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。
 
        4、富含蛋氨酸的食物——芝麻、葵花子
       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。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,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。因此,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。如芝麻、葵花子、乳制品、酵母、叶类蔬菜等。
 
        营养汤品舞茸栗子炖鸡
 
        食材:
        栗子500克,白舞茸10克(干),鸡肉500克,陈皮2片,生姜3片。
        做法:
        1、栗子用开水浸泡后去外皮,舞茸用温水泡软,鸡肉去皮;
        2、将栗子肉、鸡肉、陈皮、姜片放入砂锅,加入适量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煮1个小时;
        3、加入舞茸煲煮约15分钟,调入适量食盐,盛出一碗开吃。
        小编提醒
        建议购买新鲜剥壳的栗子,用开水烫煮后能轻松去外皮。栗子热量高,建议每次食用100g左右为宜。鸡肉的脂肪大部分在鸡皮,建议去皮。白舞茸不宜煮太久,15分钟左右更能保留舞茸的鲜香味美及营养价值。
 
        本文内容来源网络,如有疑问请与我联系。

编辑:中润世源